2025年10月31日上午,蜀山区小学语文教研组生本课堂“五磨教学法”课例研讨活动在蜀山小学顺利举行。我校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成员全程参与,谈珂老师进行了《我要的是葫芦》的课堂教学展示,活动中,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成员做了“五磨教学法”汇报,展现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。
在课例展示环节,谈珂老师以“五磨教学法”为主线,呈现了一节富有语文味与思维深度的生本课堂。整堂课以“听读-朗读-品读-抄写-续写”五个环节层层推进。在“听读”环节,谈老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范读“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!”,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种葫芦人的喜爱之情;“朗读”环节重点训练“有几个虫子怕什么”这一特殊句式,通过个别读、小组读、对比读等多种形式,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情感;“品读”环节,师生共同聚焦“盯”和“自言自语”等关键词,通过情境创设、角色体验等方式,深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谈老师在“抄写”环节后,巧妙运用因果关系图引导学生梳理故事逻辑,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领悟“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”这一深刻道理。最后的“续写”环节,学生在新情境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,一个一个都落了”中展开想象,不仅能准确运用本课所学词语,更在表达中体现了对故事的深入理解,实现了语言训练与价值引领的完美融合。
在随后的团队汇报环节,我校张雪、张琼、刘琼琼、谈珂四位老师代表二年级语文备课组,做了循“法”而磨,因“生”而变的主题汇报。
汇报中,团队深入阐释了对“五磨教学法”的理解与实践感悟:第一次磨课,团队以理论和课标为指南,确定篇目与教学目标;第二次磨课构建了完整的教学框架,解决了“如何达成目标”的问题;第三次磨课则实现了育人目标的内化,让学生对课文有了全新的理解。团队强调,通过三轮实践,他们深刻认识到“五磨”不仅是一个教学环节的组合,更是一个有机的教学生态系统。“听读-朗读-品读-抄写-续写”五个环节彼此衔接、相互滋养,共同构成语言输入与输出、认知建构与表达转化的完整回路。更重要的是,“五磨”体现的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哲学,让语文教学真正实现了从知识传递到人的发展的育人转向。
在评课研讨环节,张雪老师汇聚团队观点进行专业点评。她指出,谈老师的课通过多样化的语言训练,实现了语言与思维的有机融合;蜀山小学黄老师的《少年中国说》则以层次化朗读推进文本理解,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。
蜀山区教研员苏家云老师在总结点评中,对两节展示课给予高度评价,并特别肯定了我校二年级备课团队的磨课成果。她指出,科学岛学校语文团队在“五磨教学法”的实践中展现了扎实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的教研水平,为全区生本课堂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此次区级教研活动,我校二年级语文备课组以团队教研为基础,勇于尝试新理念,不断创新教学方法,展现了科学岛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协作精神。


